一代我买过两条,一条编号在13000左右,一条是20000左右,印象中这两条的声音是有略微不同的,可惜13000号的那条右单元破音,所以以下听感都是基于后期的一代T1和27000号左右的二代
简单来说就是高频柔顺了许多,一代的高频会有些硬,前端如果不到位的话能量会堆积在中高频,推不好会发刺,长时间聆听会有些累耳。然而二代就算你用随身直推高频都没有任何问题,亮度相比一代稍稍暗了些许,柔顺度好了很多,中高频也不再堆积能量,可以说高频的改善是一耳朵的事情
人声的密度比一代进一步增强,哪怕就算用随身直推都可以感受到很强的能量感(前两天看见吧里有人说T1的中频单薄不饱满,事实证明我的耳朵和一些人的耳朵确实不一样)。一代的人声比较依赖于前端,前端不给力的话会有一些金属味,同时也会有一些齿音。二代密度自然不必多说,顺滑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,齿音会稍稍有一些但是不会刺耳。那股金属味也消失了,整体听感更为浓郁醇厚,对音色的还原更加忠实于真实,总之二代的人声表现确实大赞(恕我直言,在T1二代面前什么这个女毒塞,那个男毒塞,全是扯淡,塞子的人声能不难听就已经很厉害了)。
低频方面比一代更加稳固,无论是力度还是量感都有了一定的增强,整体声音的结构更加接近于金字塔式分布,与其说是金字塔,个人感觉整体形态更像是洋葱型。我对低频要求不高,比较喜欢面积小一些,能量较为集中,回弹速度快,并且带些力度的低频,T1二代在驱动完善的情况下能满足我对低频的需求。
声场方面,由于我是单端驱动,印象中和一代区别不大。想要一个开阔的声场还是需要平衡驱动
T1二代相比一代在更方面都会有所改善,声音的重心相比一代更为靠下,整体听感会比一代稍暗了些许(我个人口味来说还是更喜欢1代的亮度),感觉上似乎透明度比一代有了些许下降,不过客观来讲确实更加平衡中正,也更加耐听。
总体来说二代的声音更为稳固流畅,音乐性比一代也更加浓厚,氛围感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但我以我个人的感觉来看,做工和用料相比一代有了些许的下降,比如耳罩的材质不是天鹅绒的绒布了,一代那个虽然没什么用但看起来就是高大上的铝箱也不见了,声音也少了一些以往拜亚那种清冽的声音气质,不知这些种种的改变是否值的你去买单呢?
对了,最重要的事忘说了:直推呀!
T1二代比一代容易驱动很多,iPhone直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,硬说不足的话就是动态略小,低频稍软,声场打不开(这些都是相对比台机而言,即便如此各方面指标都是完虐随身的)总之我感觉听音乐是简单随性的,晚上躺在床上听听网易云的电台是非常惬意的事,所以啥耳机我都会插手机听听,T1二代就算用手机推也真的不差,信不信随你咯